合作交流
学术交流
年轻人又在追什么长征?
作者:365bet网页版日期:2025/10/28 浏览:
参与步行的青年代表
10月19日,当“走进吴起,走向胜利”的鲜红标语炸响时,参加第二届新时代青年“重走长征”徒步活动的300余名青年代表来到延安市吴起县。
九十年前,同一个金秋时节,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怀揣着光明的信念,从甘南的寒风中袭来,在陕北的霜雪中扎根。站在陕北大山里回首,目光灼灼的团队早已在这个世界上写下了一座精神丰碑。
新一季青少年“重走长征”徒步活动第二期启动。
“长征是宣言”:我们相信敬畏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开展长征。这段时间,他们经过11个省份,翻越18座山峰,跨过24条河流,走过荒草,攀登雪山。这次行程将近 25,000 英里。终于,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成功与陕北红军会师。
长征期间,红军战士打了600余场战斗,攻克了700多个县城。红军牺牲营级以上干部430余人,击溃国民党数百个团。毛泽东主席在红军长征陕西拖岗胜利后指出:“长征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结束”。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希望。它不仅温暖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也培养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是长征途中给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今年是中央红军陕北长征胜利90周年。 10月19日至21日,第二届新时代青年“重走长征”徒步活动在延安市举行。这项活动就像一把钥匙,悄然开启了历史与现实对话的通道。
“我们开展新时代青年延安行、重走长征等活动,举办红色讲故事大赛,举办革命文化文化‘一等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树平表示,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致力于强省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伟大长征的精神将世代相传,扎根三秦大地。
甘泉县五里桥生态农业
“长征是播种者”:在陕北大地上播撒奋斗的种子
艰苦的工作意味着寻找历史。
经过九十年的奋战,长征精神早已融入了陕北大地。新时代,陕北人民热情弘扬伟大党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努力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当徒步团成员徒步来到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必经之地延安市甘泉县五里桥时,青年代表们在稻浪滚滚的田野里亲身体验了“把旱地变成稻田”的农业。模型,见证“千斤稻、百斤蟹、一地双丰收”的丰硕成果。 2019年,延安彻底告别绝对贫困; 2024年,延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4867元和17705元;
当徒步团的成员们眺望吴起县城的土包时:植物铺展开,犹如一望无际的锦缎,风过之处,树木如七彩波浪般前移。站在山脊上眺望远方,悬崖上长满了绿色植物,田野和山脊与色彩缤纷的森林相映成趣,偶尔有鸟儿飞过森林。延安断言“绿水青山就是千金难买”,用25年时间退田还林,扭转了昔日“陕北江南”的“黄土高坡”;
徒步团成员致敬革命宝塔山等遗迹:陕西倡导构建“一路三线十二区多点”多个主体、独特丰富的展示体系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战略发展格局的实践。陕西科学细化控制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化融合旅游区和传统利用区,形成点、线、面一体化的保护格局。
从退耕还田的农业模式,到蝴蝶对绿化黄土坡地生态的改造,再到对红根的系统化保护——年轻代表们在行走中体会到,所谓的“播种者”从来不是简单的历史复述,而是让精神之火在实践中不断点燃燎原的草原,让改变发生在身边。
徒步活动
”“长征是宣传团”:给了青年前进的力量
当长征斗争的果实挂在枝头时,另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成为照亮年轻人心灵的灯塔,让许多人通过感人历史来索取。
伴随着秋雨的泥泞,年轻人登上了延安市甘泉县阁老村对面的山,步行、登山、冲锋……1935年11月上旬,毛泽东率领红一军和红十五军会师,在这座山上进军。纵观历史的长河,新时代深深缅怀90年前在这个地方奋勇前进的青春们。此时此刻,他们不仅是徒步者,更是精神传承者。
红色剧场《延安延安》里,抽泣声不绝于耳。许多青年代表在演出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开。他们也停下来反思、交流感受一下,或者拍照。这种情感共鸣,是三月悠悠精神穿越时空的力量。
1935年11月5日,大雪中,毛泽东面对300多名红军战士,发表了著名的《雪地讲话》。站在《雪中演讲》旧址前,西安外国语大学青年代表徐伯伦感慨万千:“回溯长征,是了解这段历史的第一步。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我希望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新时代的青年们正在枣园革命旧址参加主题思想政治课。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龚俊卓表示,面对当前的挑战,新时代的年轻人必须用“信仰”来克服“大自我”中的“小自我”焦虑。f》强盛中华民族。青年们又在追寻什么长征?这些发自肺腑的声音给出了一些答案。
队员们一起唱《妈妈的歌》。
所以,他们发现:
在吴起县城广场上,今年夏天与洪水作斗争的县城又恢复了往日的辉煌。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甘愿付出一切牺牲的人们,在鼓声中翩翩起舞,彩丝家户,扭秧歌;
塔山脚下、延河河畔,“延安精神红领巾解读团”的“小解说员”用飘忽不定的声音讲述着“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在起点新闻客户端“云长征”互动问答小程序中,年轻网友学习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参与手指答题比赛;
在t延安革命纪念馆报告厅,歌曲《颂祖国》响起:“唱响亲爱的母亲,我们从此富强起来,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前途一片光明……”徒步活动圆满结束。青年代表们收拾行囊,以延安为新的“起点”,开始了新的“长征”。
那么,年轻人又在追寻什么长征呢?更完整的答案将隐藏在自己的新路“长征”中。
起点中文网记者 刘旺 何童 宋阳
审稿人:石宝军 李卓然 上一篇:荣宝斋发表“严正声明”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2025-10-28台湾解放80周年|听!难忘的“回家”声
- 2025-10-27中国石化襄阳分公司:深入推进“雷霆行
- 2025-10-26诺丁汉森林任命戴奇为新任主教练
- 2025-10-25专题|风正劲扬帆新起点——国际社会关
- 2025-10-24尤其是“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