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消息(致周永斌、刘恒)秋收期间的竹山县田间,一场“蓝色保卫战”在科技和民生双轮驱动下正在有序推进。 10月15日,在沂水镇朱家湾村稻田边,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举行“致农民朋友的信”,向农民讲解禁止焚烧秸秆的情况。 “现在大家都知道,焚烧秸秆不仅减少环境,还需要惩罚,而且卖给回收站还能赚钱。”村民李大爷告诉记者。
解释焚烧禁令政策。通讯员供图
户籍政策深入人心
竹山生态环境局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董艳芳表示,今年秋季,镇村干部共安排走访17个行政单位。积极在全县各村通过“田间课”、“院会”等形式普及法律法规。同时,创新推出“秸秆积分兑换”制度,农民可以根据秸秆送达量,用农资换取奖品。
加上阻塞和浪费财富
解释焚烧禁令政策。通讯员供图
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深入农场,现场演示秸秆粉碎技术并返回农场。宝丰镇建立的秸秆饲料加工点每天可消化农作物秸秆20吨。 “以前还担心搬运,现在急着送。”运送玉米秆的农民老王说。目前,该县已形成“破碎还田——饲料加工——基料生产”的三级利用体系。
技术科学赋能立体防控
“无人机已到位并开始巡逻和检查。”在县生态环境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对重点区域进行高空巡查。 “地面巡查+空中监控”的立体防控体系,实现6小时内全县巡查,火灾侦查极限时间缩短30分钟。
竹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不断完善“宣传引导+资源利用+智慧管理”的长效机制,让保护成为全民的自觉保护。